【活動成果】康培德博士、陳宗仁博士演講紀要

  • 歷史系
  • 十月 29, 2021

本次講座舉辦於本系查忻教授所開設之「臺語白話字文獻史料選讀」課堂,時間為2021年10月25日(一)10:00~12:00。本講座共分為兩部分,邀請的主講人與題目分別為中研院台史所合聘研究員康培德老師所講論之「東亞圖書館所收藏的『咱人話』資料」,以及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陳宗仁老師所講論之「白話字的開始——十七世紀馬尼拉唐人文獻的介紹」。

康培德老師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與中研院台史所和聘人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早期臺灣史、原住民史、海洋史、歷史地理、區域研究。本次演講前半段, 康培德老師藉由荷蘭萊頓大學東亞圖書館內之「咱人話」資料,講述「咱人話」(臺語、福建話、廈門話、閩南語)文字化的過程。從最早只有簡單日常單詞的紀錄,逐步演變至收錄各式專有名詞,如計量單位、農牧用詞等,最終至有句子、俗語輯錄,與宗教用書、商業文件等文獻。此外,康培德老師亦舉一些例子,比較不同時期「咱人話」之轉變與異同。

陳宗仁老師為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十六、十七世紀臺灣史、海洋史、圖像研究。本次演講後半段,則由陳宗仁老師講述白話字之起源,尤著重於十七世紀馬尼拉之唐人文獻史料。陳宗仁老師首先講述白話字從語言到文字的演變脈絡,並介紹創作於16th中葉,目前已知最早的閩南語白話文出版品《荔鏡記》(陳三五娘)。最後則介紹了十七世紀馬尼拉之唐人文獻史料。綜上所述,雖說當時西方人之所以發明所謂之白話字拼音系統,原因無非是傳教之用途,然當時所留下之文件、書籍或辭典,如今卻是研究台語白話文歷史之珍貴史料。

活動照片

DSC08188  DSC08181  DSC0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