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國際學術交流並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自109學年度起,與日本慶應大學文學部日本史學專攻持續合作開設「國際學術專題交流與實踐課程」。本年度課程主題為「近現代東亞的國際援助事業」,歷時一年,學生在歷史系蔡龍保老師、山口老師,民藝所簡佑丞老師,語言中心詹琤琦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英文文獻閱讀、論文摘要撰寫與簡報訓練,並與日本學生透過雙向互訪進行深度交流。
本次課程於114年6月9日至14日安排赴日交流活動,歷史系山口智哉老師、語言中心詹琤琦老師,帶領歷史系、應用外語系、法律系、經濟系、財政系及北聯大學生共計11名,前往日本東京,與慶應大學及明治大學進行實地訪問與學術對話。6月10日,本校學生在慶應大學三田校區發表題為〈Taiwan’s International Aid Efforts –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的英文報告,獲得日方高度肯定。期間亦安排參訪鹿島建設、橫濱開港資料館、明治大學、霞山會館等地,透過實地觀察與專家分享,深化學生對國際援助歷史的認識與反思。
本次課程特別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從行程規劃到報告準備多由學生親自負責,展現出高度的自主性與組織能力。在籌備過程中,學生也體驗到實務操作中的各種細節與挑戰,進一步累積了實務經驗與應變能力,對其未來的學術與職涯發展將大有助益。
歷史學系感謝國際事務處的經費支持,讓本課程得以順利推動,成果豐碩。未來教師團隊將持續優化課程設計,審慎評估學生主導行程的可行性與成效,為學生打造更多元的國際學習機會,期盼本課程能作為本校國際化教育的典範,持續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